怀仁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水经注里的乌兰察布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共要多少钱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531/5416226.html

《水经.水注》里的乌兰察布

(一)

摘要:本文宏观层面依据文献记载着重从时间维度进行多重比对勘验(鉴于文献记载的模糊性),中观层面则借助Googleearth等工具着重从空间维度进行方位校验,而微观层面则以实地踏勘及相关考古依据等进行细探。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时空维度的综合考析着重对《水经注》水(桑干河)支流于延水(洋河)流域乌兰察布地域所涉历史疑问如:柔玄镇、且如故城、延陵故城等进行全新探究。

水又东,左得于延水口。

水出塞外柔玄镇西,长川城南小山,即修水也。《山海经》曰:梁渠之山,无草木,多金玉,修水出焉。

水,即今桑干河,下游又称永定河。

修水即今东洋河。

不少学者认为今河北省尚义县三工地镇土城子遗址[1]系“北魏柔玄镇故址”,从遗址规模(多万平米)形制(与已考证的怀朔镇遗址类似)来看应属“六镇”之一,但此处距修水(东洋河)源头较远,无法形成与注文相符之有效方位参照;而据清人沈垚《六镇释》中考证六镇自西而东的顺序(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2])判断则此处可能系怀荒镇而非柔玄镇。近年来内蒙古考古学者张文平、苗润华在《长城资源调查对于北魏长城及六镇镇戍遗址的新认识[3]》一文中通过对六镇及相关戍城空间分布的系统梳理后指出:“郦道元《水经注》‘水出塞外柔玄镇西长川城南小山’的记述应是‘水出塞外柔玄镇东长川城南小山’的误记。而柔玄镇镇址则需要在乌兰花土城子古城与三工地土城子古城之间寻找。克里盂古城西南距乌兰花土城子古城的直线距离为93千米,东南距三工地土城子古城的直线距离为千米,非常符合柔玄镇的分布方位,应当是北魏在早期牛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座镇城。”

图表8北魏六镇空间距离测量(据张文平、苗润华《长城资源调查对于北魏长城及六镇镇戍遗址的新认识》一文中所推证的六镇方位)

常谦先生认为位于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城西北15公里处土城村古城即为北魏长川城故址[4]。

但曲英杰先生对此有不同看法,他认为:“以土城子城址属长川城,则显然与注文所述不符。依注文,柔玄镇城在东,则此土城子城址当即为其所在,此城形制规整,东临南北通道,亦当属北魏中后期所筑镇城。长川城在西,当即在台基庙村南城卜子遗址。二者均南临滩川地,有二道河水自西北流经城址西南及南面。二道河当即清时兆哈河,亦即古于延水之源,清时已是‘源出平地’。经千余年演化其‘城南小山’消失于地面,似亦在情理之中。而在此二两座城址东西并存的情况下,仅凭所谓‘元山子’即判定土城子树长川城似不够妥切。[5]”

而据最新考古发现,内蒙古考古所副所长张文平等考证今兴和县民族团结乡张家村北魏古城遗址即北魏长(川)城。张文平称:“在今天兴和县民族团结乡张家村,有一座北魏时期的古城遗址,考古学定名为元山子土城子古城,……位于张家村村中,东部为山脉,南部为丘陵,城南有座小山叫元山子,西、北两侧为开阔的川地。自胜利水库下来的一条河自西北向东南流,鸳鸯河自东北向西南流,两河于古城南交汇,交汇之后的河称为后河,属于东洋河上游支流。因现代村落建于城内,城址受破坏较为严重,但四面城墙仍存。城址平面呈不规则四边形,东墙长米,南墙长米,西墙长米,北墙长米。古城地表散布遗物较丰富,有束颈陶壶残片和饰戳印纹、水波纹、凹弦纹、网格状暗纹的陶片等,均具有典型的北魏特征[6]”

但无可回避的是不论曲氏“长川城在西,当即在台基庙村南城卜子遗址[7]”还是张氏所论“今兴和县民族团结乡张家村北魏古城遗址即北魏长(川)城”均无法满足注文:“(修)水出塞外柔玄镇西,长川城南小山”的方位校验。虽然张氏认为郦道元《水经注》‘水出塞外柔玄镇西长川城南小山’的记述应是‘水出塞外柔玄镇东长川城南小山’的误记;但笔者以为在没有确凿证据出现之前不宜对“注文”擅改。

故按注文结合考古及地形图综合考量,长川城即今元山子土城子古城;但柔玄镇的谜团尚待进一步的探究。

图表9张文平等所论柔玄镇、怀荒镇、长川城方位示意图

东南流迳且如县故城南。应劭曰当城西北四十里有且如城,故县也。代称不拘,名号变改,校其城郭,相去远矣。《地理志》曰:中部都尉治。

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分册中卷)认为且如故城在今兴和县南湾乡古城村内城址[8]。(,内蒙古文物局)

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首先,经googleearth鸟瞰作空间维度的方位校验;南湾乡古城村处于于延水(东南流时)之西南且中间隔有高山峻岭,与注文“东南流迳且如县故城南”的方位描述严重不符。

其次,与后文所考证的延陵故城(按注文、光绪《天镇县志》及山西文物地图集等综合考量延陵故城即今南湾乡古城村遗址)有冲突。

因此,且如故城非今之兴和县南湾乡古城村城址。

但真正的且如故城究竟在哪里呢?

按注疏本熊会贞考订此处注文传抄有误,“应劭曰当城西北四十里有且如城”中的“当城”当为“马城”之误[9];因为位于祁夷水支流连水之畔的当城据此处至少二百里之遥,故熊会贞指出了这一传抄之谬并予以订正。

按此且如故城当在马城(今怀安县柴沟堡镇良民沟村西南的西大崖遗址)西北方向二十公里左右的范畴,且位于于延水之北侧。

为此笔者爬梳了相关文普资料,结合郦注初步考证且如故城即今尚义县新庙遗址[10]。(,河北文物局)

新庙遗址位于尚义县小蒜沟乡新庙村北50米处。

首先从方位考量此处位于马城(今怀安县柴沟堡镇良民沟村西南的西大崖遗址)的西北方向、于延水(东洋河)之北侧。符合注文“东南流迳且如县故城南”的方位描述

其次从距离考量,此处距马城(西大崖遗址)约二十一公里左右(约合47.5北魏里[11]),亦大致符合“应劭曰当城西北四十里有且如城”(备注“当城”为“马城”之讹)的描述。

其三,新庙遗址为这一地域内最具规模之遗存。

当然上述论证仍待微观层面的进一步细探甄别。

修水又东南迳马城县故城北。《地理志》曰:东部都尉治。《十三州志》曰:马城在高柳东二百四十里,俗谓是水为阿头。阿头出戎方,土俗变名耳。

“怀安县柴沟堡镇良民沟村西南的西大崖遗址即为战汉时期代郡下领县马城,马城作为代郡的东部都尉治,是汉代边郡中的一座重要的*事城池,其由甲骨文记载中的古国—马方发展演变而来[12]。”

又东迳零丁城南,右合延乡水。

按注文所述零丁城当囿于旧堡乡、北沙城乡之范畴。

结合此区域内相关考古资料推析,最可疑者为零丁城者当为北沙城村一带汉遗[13]。(,河北文物局)

水出县西山,东迳延陵故城北。《地理风俗记》曰,当城西北有延陵乡,故县也,俗谓之琦城。

延陵故城;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分册(中)认为位于兴和县大同夭乡*府驻地南约米的沙河沟地城址即延陵故城[14]所在。

笔者以为值得商榷。

其一,与文献典籍记载不符。按《一统志》:在天镇县北;按清光绪《天镇县志》:当即新平堡[15]。

其二,从方位考量与注文描述不符。按注文“(延乡)水出县西山,东迳延陵故城北”的方位描述,沙河沟地城址(兴和县大同夭),虽勉强而言亦可谓之位于延乡水(西洋河)之北,但大同夭村距延乡水太远了,况中间还隔有高峻广大之苏木山,故无法形成与注文所述之有效方位参照。

其三、爬梳相关考古资料,与天镇新平堡毗邻的内蒙兴和县南湾乡古城村城址[16]不仅与注文“东迳延陵故城北”的方位描述相符,而且亦与《大清一统志》、光绪《天镇县志》等所载吻合。(因古城村毗邻天镇新平堡,故光绪《天镇县志》载为:当即新平堡。)

综合考量延陵故城即今兴和县南湾乡古城村城址。(,内蒙古文物局)

(二)

摘要:《水经注》水支流如浑水上游(饮马河)流域所涉是研究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最重要的历史地理文献之一。本文在宏观层面依据文献记载着重从时间维度进行多重比对勘验,中观层面则借助Googleearth等工具着重空间维度的校验考析,而微观层面则以实地踏勘及相关文普资料为据进行细别探究。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的时空维度的综合考析着重对如浑水上游流域所涉史地疑问如:漩鸿县、漩鸿池、独孤孤城、乞伏袁池水与如浑水的关系等进行全新考析。

水又东迳班氏县南,如浑水注之。阚骃《十三州志》曰:班氏县在郡西南百里,北俗谓之去留城也。

崞川水(今浑河)在今怀仁县新桥村西注入后,桑干河继续东流,经过了班氏古城南。因其后如浑水又流经班氏故城东,故班氏古城位于水、如浑水交汇处一带,但由于海子洼村一带海拔太低,若城邑建于此处则受洪水威胁颇大,故班氏故城位于今怀仁县古家坡村西的可能性较大(此处已经全国第三次文普确认有汉代文化层遗存);而北魏则据班氏故城修建了去留城,意为送客到此为止,去者自去,留者自留。

水出凉城旋鸿县西南五十馀里,东流迳故城南,北俗谓之独谷孤城,水亦即名焉。

旋鸿县,北魏置,属梁(凉)城郡。治所在今内蒙古丰镇市东北(《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8画以上》);而结合《内蒙古文物地图集》作进一步的方位考量疑与位于丰镇市红坝乡的土城子城址[1]有关;但此处距离如浑水源出的今凉城县县天成乡约有37.8公里之遥,与注文“水出凉城旋鸿县西南五十馀里”的距离描述不符;故此旋鸿县的具体位置姑且存疑。

从googleearth鸟瞰古如浑水源出今凉城县县天成乡一带之山岭,此后自西向东流经了独谷孤城。

独谷孤城,按注文“东流迳故城南”结合文物地图集综合考量,疑与位于凉城县天成乡的天成城址有关;该城址曾出土有灰陶绳纹大瓮、壶及五铢钱等汉代遗存,故《内蒙古文物地图集》将该城判定为汉代雁门郡(严格讲应该是西汉雁门郡)的属邑[2];而附近汉代城址符合如浑水“东流迳故城南”描述的目前而言亦仅有天成城址;故初步推证凉城县天成汉遗城址即独谷孤城。

东合旋鸿池水,水出旋鸿县东山下,水积成池。北引鱼水,水出鱼溪,南流注池。池水吐纳川流,以成巨沼,东西二里,南北四里,北对凉川城之南池,池方五十里,俗名乞伏袁池;虽隔越山阜,鸟道不远,云霞之间,常有西南流迳旋鸿县南,右合如浑水,是总二水之名矣。

如浑水经独谷孤城南后与旋鸿池水汇合;而注文中的“巨沼”亦即指漩鸿池而言。

漩鸿池的具体位置颇为模糊,目前而言能够较好满足注文方位校验的大约是丰镇市烟墩营忻州营附近的一处大沼泽,但这处沼泽也有问题,就是从Googleearth审视其形状,明显为东西长、南北短,不大符合注文“东西二里,南北四里”的描述。

乞伏袁池即今乌兰察布市区南偏东15公里处之*旗海,其位置正当旋鸿池之北;“乞伏”与乞伏鲜卑有关;“旋”为“袁”音之讹,“鸿”为“浑”音之讹。故旋鸿池的称谓与乞伏袁池和如浑水有着密切关联。

而“常有西南流迳旋鸿县南,右合如浑水”则是描绘乞伏袁池水而非指漩鸿池水。

图表6Googleearth鸟瞰图(如浑水上游流域)

如浑水又东南流,迳永固县,县以大和中,因山堂之目以氏县也。右会羊水,水出平城县之西苑外武周塞。北出东转,迳燕昌城南。

如浑水在汇合了旋鸿池水之后向东南流经永固县东(大同市新荣区堡子湾村附近);而永固县的名称则源于方山永固堂。之后如浑水汇合了从西而来的羊水。羊水(今淤泥河)源出外武周塞(从Googleearth鸟瞰位置约今内蒙古凉城县马头山下曹碾村附近),先向北,后又转东流迳了燕昌城之南。

燕昌城,按殷宪考证燕昌城在今大同市新荣区下甘沟城路地故址一带;(殷宪先生在《燕帝富贵瓦当考》一文中有较为详尽的论述此处不再赘述。)

按《燕书》,建兴十年(年),慕容宝自西河还,*败于参合,死者六万人。十一年,垂众北至参合,见积骸如山,设祭吊之礼,死者父兄皆号泣,六*哀恸。垂惭愤呕血,因而寝疾焉。舆过平城北四十里,疾笃,筑燕昌城而还,即此城也,北俗谓之老公城。

参合陂的具体位置颇有争议。

笔者以为后魏与后燕的参合大战所涉颇广;西涉郦道元《水经注》所载参合陉地望即今凉城县永兴镇西北之石罅沟(疑系慕容麟殿后部队奔溃处),东涉《魏书》等典籍明确的参合陂东、蟠羊山南地望即今丰镇市官屯堡乡至阳高县长城乡之间的宽阔山谷地带。(详《参合地望考略》)

建燕昌城对慕容垂而言,除*事上对峙平城外还有两个原因:其一则是为祭奠那些在参合陂之战中惨烈阵亡的大燕将士们;其二则是寄托了他企盼大燕后继有人能够重新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望。但这样的期盼逐步为现实无情粉碎,北燕帝国最终还是灭亡了;其后燕昌城也被更名为老公城,寓意应为慕容垂老迈垂暮之年所筑。结合Googleearth初步考证燕昌城约今大同市新荣区新荣镇一带。但有意思的是在附近不远的永固陵中,作为北燕帝国皇族后裔(备注:北燕与慕容垂的后燕帝国没有多少血缘关系)的北魏冯太后则在冥冥之中实现了慕容垂对大燕帝国后继有人的期冀。

冯氏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女中豪杰;就对中华文明乃至全人类文明的发展而言,似乎迄今为止也无人能与她的功德相提并论,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她的确是我们一向推崇备至的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真正幕后推手。(献文帝时,冯氏杀死专权大臣乙浑,开始临朝听*。孝文帝时,冯氏以祖母身份继续执*,督促孝文帝拓跋宏实行*治改革,制定汉化*策,三长制、均田制、俸禄制等都是她临朝时颁行的。)

[1]内蒙古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西安地图出版社,年11月,第页

[2]内蒙古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西安地图出版社,年11月,第页

《水经.河水注》里的乌兰察布

摘要:本文宏观层面依据文献记载着重从时间维度进行多重比对勘验(鉴于文献记载空间维度的模糊性),中观层面则借助Googleearth等工具着重从空间维度进行校验,而微观层面则以实地调研及相关考古依据等进行细探。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时空维度的综合考析着重对《水经注》卷三树颓水流域所涉如:沃水、沃阳、参合陉、参合陂、蟠羊山、参合大战地望、凉城郡等史地疑问进行全新探究。

河水又南,树颓水注之,水出东山西南流,右合中陵川水,水出中陵县西南山下,北俗谓之大浴真山,水亦取名焉。

东北流,径中陵县故城东,北俗谓之北右突城。王莽之遮害也。《十三州志》曰:善无县南七十五里有中陵县,世祖建武二十五年置。

树颓水即今内蒙清水河,中上游段称苍头河。

中陵川水即今苍头河,源于朔州平鲁区郭家窑村,在燕家堡入右玉境,后出杀虎口入内蒙境。

中陵古城即汉雁门郡中陵县城,位于今右玉县威远镇中陵村东与中陵村相连[17],古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米,南北宽约米,占地面积约56万平米;年被山西省人民*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山西文物局)

善无县治即今右卫镇,与明清右卫城部分重叠。

从方位考量,经Googleearth测量善无(治即今右玉县右卫镇)若沿中陵水河道蜿蜒行进则距中陵古城约32公里,约72北魏里,与北魏阚骃《十三州志》所载“善无县南七十五里有中陵县”基本吻合。

其水又西北,右合一水,水出东山,北俗谓之贷敢山,水又受名焉。其水西北流,注于中陵水。

贷敢水,今李洪河。

贷敢山,约今右玉县插门庄一带之山岭。

中陵水又西北流,径善无县故城西。王莽之阴馆也。《十三州志》曰:旧定襄郡治。《地理志》,雁门郡治。

西汉雁门郡郡治善无城位于右玉县右卫镇右玉城西北沧头河东岸台地上,与明右玉城西北部相叠压,为战国、汉遗存,分布面积达万平米[18],古城附近有数处颇具规模之汉墓群分布。

《中国历史地图集》将善无县城定在距离今右玉县城不远的威远镇古城村一带,估计与威远镇古城村东米处发现的约56万平米的汉遗存抑或误将古城村附近的辽金古城误认[19]有关;但此处汉遗规模远逊于右卫镇处,且形制亦被考古工作者定为聚落址,更重要的是与中陵水“西北流,径善无县故城西”之描述不符,故善无县位于右卫镇处已为不争之事实。所以《中国历史地图集》、《山西古今地名词典》及百度百科等认为善无县故址在今威远堡镇古城村均应修正。

其水又西北流,右会一水。水出东山下,北俗谓之吐文水,山又取名焉。北流径锄亭南,又西流径土壁亭南,西出峡,左入中陵水。

吐文水,即今马营河。

锄亭,即今右玉县李达窑乡破虎堡城址[20];古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0米,南北宽约米,占地面积约50万平方米;与吐文水(今马营河)“北流径锄亭南”之描述亦吻合,故可基本确定锄亭于此。孙靖国实地踏勘后亦认为破虎堡汉古城应为锄亭;并指出“城址南北依山,沟壑纵横,土地贫瘠,并不适合发展农业,此城在汉代应是为防守边境所设[21]”。

至于雁门郡沃阳故城(亦为*事意义较强之戍边城邑),初步考证即今内蒙凉城县双古城村南之双古城。

土壁亭,疑与今右玉县李达窑乡李达窑村西约0米处石塘沟遗址、李达窑遗址[22]有关。(6,山西文物局)

西出之峡,约相当于今右玉县火烧岭、韩庆湾之间向西绵延的峡谷。

中陵水又北分为二水,一水东北流,谓之沃水,又东径沃阳县故城南,北俗谓之可不埿城,王莽之敬阳也。又东北径沃阳城东,又东合可不埿水,水出东南六十里山下,西北流注沃水。

中陵水又北分为二水之处约今凉城县前圪针沟村附近。

东北流之水郦注以为是沃水,但从Googleearth鸟瞰此处中陵水系有支流从东北而来,而非中陵水分支流东北而去。该支流沿前圪针沟村、前三间房、郭丁窑子村回溯后与沃阳城(今双古城)接近,但从Googleearth鸟瞰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越过分水岭到达双古城水库与可不埿水(今弓坝河)汇合;故所谓“一水东北流”疑为郦注误,应更正为“一水东北来”;当然抑或如熊会贞所言河道堰塞所致。(会贞按:此水枝津也。沃水在今右玉县东北,观下文东北流注盐池,水本与今宁远厅之代哈池通流,今则自中陵水分出处,已湮塞矣[23]。)

图表7西出之峡Googleearth鸟瞰

可不埿水,按郦注应为沃水支流,但实为干流(即今弓坝河),经Googleearth溯源与吐文水发源为同一山岭,西北流,在今双古城水库注入沃水。

雁门郡沃阳故城,初步考证即今内蒙凉城县双古城村东南约1公里之双古城;此处符合“沃水又东径沃阳县故城南……又东北径沃阳城东”之描述,而附近的双古城水库亦与“又东合可不埿水”位置相当。

古城位于山坡上,平面呈长方形,南北米,东西宽为米,中间有东西向隔墙[24];但按此规模则沃阳作为汉边疆地域县一级城邑要偏小,故仍待微观层面的进一步细探。

沃水又东,径参合县南。魏因参合陉以即名也。北俗谓之仓鹤陉。道出其中,亦谓之参合口。陉在县之西北,即《燕书》所谓太子宝自河西还师参合,三*奔溃,即是处也。魏立县以隶凉城郡,西去沃阳县故城二十里。县北十里,有都尉城。《地理志》曰:沃阳县西部都尉治者也。北俗谓之阿养城。

参合陉即今凉城县永兴镇西北之石罅沟,为当时盛乐至平城的一个重要隘口;当然需要明确的是此处参合陉、北魏参合县与参合陂、汉代郡参合县是两组不同概念。

按注文“《燕书》所谓太子宝自河西还师参合,三*奔溃,即是处也”;郦道元援引《燕书》认为参合之战慕容宝大*奔溃处即参合陉附近。这一表述引发了史学界的极大争议。

笔者试图从《燕书》中寻找些端倪,但可惜的是《燕书》已佚[25](后人弃其旧本,竞从新撰,是十六国旧史逐渐散佚的重要原因)。而《十六国春秋》中所找到的信息亦为模糊的“参合”地望,并未明确到底是参合陉还是参合陂。

故若按上述注文及相关发掘依据综合考量,后魏与后燕参合大战的战场(备注:初步考量此处为慕容麟殿后的3万人马奔溃之所[26])当如郦氏所述在古参合陉(今永兴镇西北之石罅沟)附近[27]。

但从《魏书》等典籍明确记载的“宝在陂东,营于蟠羊山南水上”、“*败于参合死者六万[28]”等窥测,参合之战的所涉当不止于此,因为慕容宝的主力部队在参合陂东、蟠羊山南。

故确认参合陂及蟠羊山的方位是确定参合之战地望的关键所在。

当然由于文献记载的模糊性所以想要直接找到参合陂是很难的,但蟠羊山的具体位置结合多重文献记载综合推导当与今兴和县与丰镇交界的苏木山有关;但今苏木山占地广大波及晋冀蒙三省区,故迄今所能找到的最有方位参考价值的则是《魏书》所载:

“夏五月,北巡。自参合陂东过蟠羊山,大雨,暴水流辎重数百乘,杀百余人。遂东北逾石漠,至长川”

大同博物馆曹臣明先生认为:“道武帝在蟠羊山遇洪水回京受阻,向东北过石漠到达长川(兴和县境内偏东北),这样说明蟠羊山在兴和西南,参合陂在蟠羊山西面”;而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中蟠羊山的位置亦大致如此。(但谭氏所标参合陂地望却在岱海东南,笔者以为按典籍“宝在陂东,营于蟠羊山南水上”窥测参合陂位于蟠羊山之西南侧似更妥切。)

此外笔者以为参合大战所涉地域较广且后燕大*基本上是被饱了“饺子”;这一点在《魏书》“诸将罗落东西,为掎角之势”的描述中可见端倪,因为若是仅仅涉及参合陉地域则表述为“诸将罗落南北”更妥切。(“诸将罗落东西,为掎角之势。…….。昧爽,众*齐进,日出登山,下临其营。”)

故综合考量,后魏与后燕的参合之战西涉注文中郦氏所指参合陉地望(当系慕容麟殿后部队奔溃处),东涉《魏书》等典籍明确的蟠羊山南参合陂东地望(即慕容宝主力所在)。

其水又东合一水,水出县东南六十里山下,北俗谓之灾豆浑水。西北流,注于沃水。

灾豆浑水约源于今兴和县中水泉村一带,西北流,于岱海北岸附近注入沃水。

沃水又东北流,注盐池。《地理志》曰:盐泽在东北者也。今盐池西南去沃阳县故城六十五里,池水徵渟,渊而不流,东西三十里,南北二十里。池北七里,即凉城郡治。

盐池即今岱海。

凉城郡,按注文“池北七里,即凉城郡治”结合考古综合考量疑与今岱海北部索岱沟城址[29]有关。城址位于麦胡图乡索岱沟村西侧;平面呈长方形,南北约米,东西约,米;夯筑土墙,残高1-1.5米,夯层厚约15厘米,采集有绳纹板瓦、绳纹陶罐等。(,内蒙古文物局)

池西有旧城,俗谓之凉城也,郡取名焉。《地理志》曰:泽有长丞。此城即长丞所治也。城西三里有小阜,阜下有泉,东南流注池,北俗谓之大谷北堆,水亦受目焉。

旧凉城:按注文方位考量约今凉城县五苏木村一带。

所谓“阜下有泉”约今凉城县泉卜村。

大谷北堆即今凉城县泉卜村西之山阜。

从Googleearth鸟瞰,此处地名、河道、泉眼等方位与注文基本相符。

中陵川水自枝津西北流,右合一水于连岭北。

连岭即今前窑子水库南之山岭。

水出沃阳县东北山下,北俗谓之乌伏真山,水曰诰升袁河。西南流径沃阳县,左合中陵川,乱流西南与一水合,北俗谓之树颓水。水出东山下,西南流,右合诰升袁水,乱流西南注,分为二水。

乌伏真山疑为今之蛮汉山。

诰升袁河应与西晋时匈奴铁弗部首领诰升爰有关联。

诰升爰为胡夏国暴君赫连勃勃之高祖父,赫连勃勃称帝后追谥诰升爰为元皇帝。

[1]河北省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中),文物出版社,年,第页

[2]鲍桐在《北魏北疆几个历史地理问题的探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3)一文关于六镇自西向东的顺序论证亦与清人沈垚所考一致。

[3]张文平、苗润华:《长城资源调查对于北魏长城及六镇镇戍遗址的新认识》,《阴山学刊》年12期,第24页

[4]常谦:《北魏长川古城遗址考略》,《内蒙古文物考古》,年第1期

[5]曲英杰:《水经注城邑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页

[6]《“北魏长城”不是长城,而是一座古城》,《呼和浩特晚报》,年10月30日

[7]此外《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分卷)》台基庙城址被定为元代遗存而非北魏遗存

[8]内蒙古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西安地图出版社,年11月,第页

[9]《水经注疏》,第页

[10]河北省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中),文物出版社,年,第页。

[11]按陈梦家先生考证的与北魏接近的北周一里约合今.41米计算

[12]常文鹏:《代郡马城考》,《北方文物》,年第1期,第33页

[13]河北省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中),文物出版社,年,第页。

[14]内蒙古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西安地图出版社,年11月,第页

[15]清光绪《天镇县志》,第页

[16]内蒙古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西安地图出版社,年11月,第页

[17]《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右玉县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内部资料),朔州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年6月

[18]《山西通志.文物志》第四十四卷,版第页

[19]《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右玉县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内部资料),朔州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年6月

[20]山西省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卷》(中),中国地图出版社,6年,第页

[21]孙靖国:《晋冀北部地区汉代城市分布的地理特征》,《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七集

[22]山西省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卷》(中),中国地图出版社,6年,第页

[23]《水经注疏》第页

[24]内蒙古文物局:《内蒙古文物地图集》(下),西安地图出版社,年,第页

[25]魏俊杰:《十六国旧史存亡探析》,《四川图书馆学报》年01期,第72页

[26]《晋书》卷一百二十三:“昙猛固以为言,(慕容宝)乃遣(慕容)麟率骑三万为后殿,以御非常。麟以昙猛言为虚,纵骑游猎。“

[27]上世纪70年代,内蒙古乌兰察布凉城县在境内的岱海边修建庆丰水库…..施工现场发现几个密密层层叠压着死人头骨的大坑。粗略一点,从几百到上千不等。不少头骨表面带有明显被刀斧砍砸的裂痕,有的头骨上还嵌入锈迹斑斑的箭头……”。(张松、冯永谦等:《蟠羊山何来白骨“杀鞑沟”破解谜团》,《辽宁新闻网》,年7月16日)

[28]《水经注》卷十三燕昌城条下

[29]内蒙古文物局:《内蒙古文物地图集》(下),西安地图出版社,年,第页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